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待和重托,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以累累硕果迎来新的一年。
刚刚过去的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推动启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把准政治方向,着力落实市委决策部署
把政治建设摆在人大工作的首位,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自觉把党的意志贯彻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决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紧扣市委决策部署行权履职,统筹安排全年人大决定、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在人大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完善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党组进一步健全向市委负责和请示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重大事项和重要活动及时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提请市委审定。
按照市委部署和要求,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精准扶贫、信访维稳、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全市发展大局,思想上紧贴市委意图,工作上紧扣市委主题,行动上紧跟市委步伐。
坚持正确有效监督,倾力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抓住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着力提升人大监督刚性,积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全力助推经济发展。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研判经济发展形势,组织“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研,详细了解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听取和审议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推动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结构调整,强化创新驱动,加大财政和金融对重大项目、民营经济、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的要求,以开展实质性审查为中心环节,建立完善年初对接、年中跟踪、年末评估的监督机制。启动实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开通预算联网监督综合查询系统,通过同步共享财政数据,实时在线全过程监督预算资金的安排、拨付和使用情况,提升了预算监督的及时性、公开透明性和信息完整性。
持续聚焦生态保护,高度重视民生福祉。一年来,认真督办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的关于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议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针对环境整治中容易反复的问题和控违拆违、畜禽养殖污染等难点领域,组织实地调研和视察,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督促政府突出重点领域,强化协同配合,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263”专项行动,加快补齐短板,切实整改落实,推动一批“盲点”“痛点”“堵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着眼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配置,听取关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情况的报告,强调细化实化均衡教育举措,提升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自主权,科学设计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适合我市城乡教育共同体协作运行的机制。
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大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紧紧围绕“代表机关”代表人民的本质要求,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主动为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保障。
一年来,组织市、镇人大代表对环保局、海渔局、文广新局进行集中评议。综合运用座谈走访、视察调研、审议测评等手段,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意见以及被评部门服务对象和下属单位的评价,共收集意见建议675条,梳理主要存在问题,逐条交办。被评部门针对人大评议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向代表反馈整改情况。确定加强停车位建设和管理、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等10件重点建议,由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组织专题视察,跟踪了解进度,帮助沟通协调,确保落实到位。专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办理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和建议情况的报告,对议案和10件重点建议办理情况逐条进行满意度测评。
全面加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努力把“人大代表之家”建成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活动丰富、作用显著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在规范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代表“进家进站”工作,各级人大代表走进“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开展学习培训、联系选民、监督评议、履职报告等活动,为代表联系群众提供灵活多样、方便快捷、能发挥所长的新渠道、新载体。
坚持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务实高效机关
始终把固本强基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夯实常委会履职尽责根基。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思想大解放,发展高质量”等专题学习活动,交流心得体会,力求学深悟透,进一步坚定信念、提升境界、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基本要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使各项工作都建立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基础上。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敬业务实、依法履职,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民陪审员管理等20多个课题进行了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形成了一批情况详实、对策可行的调研成果。
制定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对重大事项的范围进行界定、程序作出明确,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沟通对接、跟踪监督、问责追究机制。就开展专题询问、推进预算联网监督、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出台专门文件,修订完善人大机关内部工作规程,实现了管理制度全覆盖。注重对人大常委会各项制度和议事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保障机关有序高效运转的良好局面。
(蔡樱子)